乐鱼视频搜索

你的位置:乐鱼视频搜索 > 新闻动态 > 新闻动态

美国网友疑惑:我们多次援助过中国,为何他们似乎并不领情?

发布日期:2025-02-04 19:14    点击次数:153

美国独立后的经济困境

美国网友曾提到美国在日据时期援助中国,但帖子引发许多美国人不满,指责中国忘恩负义。中国自古重视礼仪与感恩,若美国确有相助,不应被忽视。

18世纪末,美国刚独立,面临工业基础薄弱、经济发展缓慢的问题。英国不甘退出,实施经济封锁,企图扼杀新生的美国。

中美早期贸易与铁路建设

在清朝衰落但仍为亚洲最大市场时,它向处于困境的美国伸出援手,开放贸易。此举为美国开拓了巨大市场,助其突破英国封锁。美国商人因此在中国获得可观收益,这段历史见证了中美早期友好交往。

然而,美国很快忘却了这份东方援助。随着国力增强,他们对这段历史轻描淡写,甚至选择性遗忘。1863年,美国启动了横贯东西的太平洋铁路建设,需穿越山脉和平原。

中国劳工在铁路建设中的贡献

起初,铁路公司招募了许多爱尔兰工人,但因恶劣的工作条件和低薪,多数人选择离开。后来,中国劳工的到来扭转了局面。

约15000名中国劳工远道而来,他们在艰苦条件下展现出惊人毅力和智慧,开凿隧道、架设桥梁。尽管工具简陋,他们仍用凿子和铁锤在坚硬岩石上开辟通道。工程中常需使用炸药,这些危险任务多由中国劳工承担。

1866-1867年间,连续44次暴风雪几乎击垮工人们的精神,尤其是1867年2月的那场大雪,持续四天四夜,积雪深达八英尺,堵塞了隧道口。即便如此,中国劳工仍日夜奋战,清除积雪,保证工程进度。

美国退还庚子赔款

19世纪末,西方列强用武力打开中国国门时,美国采取了"门户开放"政策,旨在防止他国垄断中国市场,保护自身利益。当时,清政府因战败和不平等条约而衰弱,《辛丑条约》更使其负债沉重。

在此背景下,美国提议退还部分庚子赔款。1908年,美国国会决定退还约四分之一的赔款,用于资助中国学生赴美留学。

美国的战略考量与文化渗透

这笔赔款退款促成了清华学堂的建立,表面上是推动中美教育交流的善举,实则有战略考量。美国希望通过资助中国学生赴美,培养认同其价值观和文化的中国精英,这些留学生未来可能成为中美联系的桥梁或美国在华利益的代言人。

同时,许多美国传教士来到中国,他们的活动具有双重性质。他们为中国现代化做出贡献,创办学校和医院,引入西方科技和教育理念,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然而,传教活动也用于传播美国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教会学校的课程除了科学和人文知识外,还包括基督教义和西方文明内容。

美军援华军事计划

1943年,史迪威提议训练和装备国民党军60个师,旨在增强中国抵御日军的能力。但该提议因缺乏周密计划而未获采纳。

次年,魏德迈向史迪威接棒,提出更谨慎的方案,决定训练和装备39个师。尽管如此,该计划也未完全实施。至抗战结束时,国民党接收了36个师的美军训练及大量装备,包括108辆坦克、1394架飞机、3000余门火炮、2万辆汽车和4万余支轻武器。

美国援助增强国军战斗力

美国提供的现代化武器显著增强了国军的战斗力,尤其在战场上,许多将领对这些高质量的美国装备赞赏有加。第46军参谋长张法乾在攻打柳州时使用了美国援助的冲锋枪和火焰喷射器等强力装备,这些武器帮助国军取得战术优势并减少伤亡。

尽管二战于1945年结束,美国仍继续支持蒋介石政府,助其赢得即将到来的内战。美国的战略不仅是为了援助中国抗敌,更在于通过支持亲美政府来推进自身地缘政治利益。为此,美国派遣大量军舰和飞机将国民党军队运往中原地区,占领多个关键城市,并接收了大量日军遗留的武器。此外,蒋介石政府还以极低价格从缅甸购买了隐藏的美军军火。

美国对国民政府的军事援助

美国不仅提供了700多架飞机和约300艘舰艇,还从太平洋基地调拨了价值20亿美元的军火,以低价售予国民政府,并派遣军事顾问团协助训练精锐部队。这些受训士兵在美式武器操作和维护方面表现出色,增强了国民党的战斗力。美国对国民政府充满信心,相信其能击败共产党。随着内战加剧,这些支持变得更为关键。

美国援助与国共军事力量对比

蒋介石惊讶地发现,由美军培训的精锐部队最终投向了共产党,加入了解放军。这对蒋介石是沉重打击,对美国也是战略失败。

美国援助国民政府不仅是为了帮助中国,更是为了维护自身利益。通过支持国民党,美国巩固了其在亚洲的地位。

尽管蒋介石表面上获得大量援助,但因依赖外部支持而忽视自身建设,未能建立自主军事工业,错失成为强国的机会。相反,解放军依靠自力更生,建立了强大的军工体系,并在抗日战争和内战中获胜。